教育系统应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社会的前列,广大教职员工、特别是教育系统领导干部要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学生的前列。组织广大师生员工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学习讨论,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橱窗等载体,结合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和优秀特困大学生的评选表彰活动,深入挖掘、大力宣传和表彰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师生,感动社会。<br>
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主渠道之中。针对大、中、小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教育内容,在中小学德育课程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重点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当前,我们已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纳入今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材,向大学生宣讲;正在组织专家编写以“八荣八耻”为主题的可读性强、思想性强的青少年读本,供广大青少年学生学习使用。同时,在中小学其他相关课程特别是语文、历史等课程以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有关专业课、基础课中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指导高校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中国历史、文化、道德等内容的选修课,开办以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在正在开展的“百场报告进校园”系列活动中,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br>
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br>
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活动之中。通过中小学生参加爱国主义基地教育、课外实验实践基地教育和主题夏令营活动,以及大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br>
要注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针对性。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普遍要求与各地区、各学校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机结合起来,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开展教育,避免空洞说教。<br>
要精心设计教育载体,提高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效性。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点,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使之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各个环节之中。<br>
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师德和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效果。严格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和任用,加强对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训,使其成为直接面对学生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和模范。<br>
(作者系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