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园区,有这样一所高校,该校2005年底已有80%的2006届毕业生与众多长三角地区的用人单位签约并陆续上岗实习,甚至有不少单位在求人才不得的情况下,争相预定该校的大二学生。到底是什么样的学生才能对用人单位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江苏百户重点企业之一——江苏江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焯贤一语道破了个中玄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招进来很快就能上手,而且有很大的培养潜力。这样的学生对于我们来说当然是越多越好。”在多年的发展中,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秉承素质教育的理念,从多方面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途径,让学生真正学有所长,志有所展,从而培育出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
起点高 领跑素质教育
拥有近50年办学历史的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起,就开始对素质教育进行全方位的探索。1996年,学校前身原常州化工学校和江苏建材学校率先在同类院校中启动素质教育工程,制定了《素质教育实施纲要》,成立了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推行素质教育学分制度,改革学生评价机制。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创造性地构建了以所学专业文化课程为主,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的第一类课程体系和以第二课堂、第二证书、第二专业、第二学历,以培养社会能力和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第二类课程体系的素质教育模式,确定了素质教育考核方法,鼓励学生选修第二课堂,大力发展学生社团,把课堂教学和激发学生兴趣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在进行内部改革的同时,学校还把发展的眼光投向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从加拿大引进了CBE教育模式,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到至关重要的地位。CBE的教育模式积极鼓励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自由选择时间做试验,完成课程体系规定的教学与实训就可以取得学分。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显著加强。该校制冷与空调专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制成了第一台能正常工作、内外完全透明、可自主设定故障供学生排除的直观式冰箱示教仪,引起了相关专业的同类院校的关注和订购热潮,并于1999年作为全国职教系统唯一的代表参加了建国五十周年成就展。化工专业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发研制出氨吸收装置、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装置等数套实训装置,填补了当时教学仪器市场上只有验证性仪器,缺少探究性、创造性实验实训仪器的空白。
正因如此,学校成了全国化工中专首批CBE教改试点学校,教改成果得到了全国化工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充分肯定。同时,学校频频受邀在职教类大会上作经验推广。2000年,学校完成了教育部立项课题《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报告;同年6月,受教育部表彰为"全国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学校也因此成为江苏省唯一获此殊荣的职业学校。
CBE教学试点的成功,鼓舞了学校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信心。经反复讨论,学校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特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性工程技术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并重新修改和制定了《学院素质教育实施纲要》,从思想品德、职业能力、心理健康、社会实践、体育锻炼、个性特长等数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并规定:凡是工程学院的学生都必须取得英语、计算机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几项技能等级证书方能毕业。此外,每个学生在校期间须修满15个大学生素质教育拓展项目学分。这些硬性规定从制度上确保了素质教育的开展与进行。
勤探索 走出创新之路
学校一贯保持探索的作风,不断刷新高职教育理念,继续完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积极尝试寻找适合学生发展的多种人才培养模式。
从2003年开始,学校相继开始试行项目教学法和模块教学法。其中,项目教学法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将教学任务安排成数项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一个个完整的项目,发挥团队协作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模块教学法则打破原有学科体系,按不同职业的岗位群所需知识点组成模块,让学生根据需要选择模块学习,并熟练掌握这一模块所需各项技能,获得相应的国家技能等级证书。新教学方式实施后,学校开始每年投资至少1200万元建设探究性、工艺性、设计性、模块化实验实训中心。
当毕业生普遍遇到就业难这一问题时,学校在传授给学生知识、技能和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就业指导的同时,把致力于构建学生与企业无缝衔接的通道作为破题的突破口。学校大量引进和培养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功底的“双师”型教师,规定每位专业课教师每年不少于20个工作日到企业生产一线参与技术革新与技术开发,以及时了解企业一线最新生产工艺。同时,学校还引进企业高级技术人才,聘请技艺娴熟的一线技工为兼职教师,共同建设与企业生产流程一致的实训中心。在强大师资力量的支撑下,学校相继自主开发出了管路拆装、流体输送、传热、泵与压缩机、干燥与过滤、数控机床维修、冷冻干燥等实训室,从而为学生的实训和毕业设计提供了条件。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学校刻意营造企业化氛围,所有实训中心均以企业生产一线的场景来布置,实训场景与学生今后从事的工作岗位环境相似,施行场景式教学。学校还规定学生进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试验过程必须规范,实验现场必须保持整洁,工具也必须按规定排放,并把这一规定和学分相连,从而严格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在吸引特灵空调公司等多家名企来校设立企业实训室的同时,学校还专门在41家大型企业建立了学生校外实训基地。这些大胆的尝试使得学生的整体职业素质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毕业生受到了众多用人单位的青睐。
学校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独到的素质教育理念吸引了众多同行关注的目光和纷至沓来的取经之行,学校也因此获得了较高的声誉。在全国首届“路通杯”建材职业院校中控操作技能大赛和全国首届“鸣远杯”石油和化工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中,该校学生一举囊括了团体与个人的最高奖项。
形式新 全校动员助成才
“我们学校的素质教育并没有停留在口号上,而是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措施让学生从中受益。因此,全校所有教师和部门采取了很多新颖的形式,从多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