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总结高校教学评估工作的经验,推动评估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日前举行了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专家座谈会。教育部有关负责人,部分高校校长、书记以及评估专家围绕评估工作的发展情况、取得的成绩和自身的体会进行了交流和研讨,并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做好评估工作建言献策。
高校教学评估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85年至1994年,对评估工作的研究阶段;二是1994年至2002年,对高校评估工作进行试点和探索评估阶段;三是2003年至今,教育部党组决定建立五年一轮的评估制度,对高校教学工作进行正式评估阶段。
评估高校经历过四种形式。一是1994年开始,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开始对新建院校进行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二是1996年至2000年,对办学历史较长、水平较高的重点大学进行教学工作优秀评估;三是1999年至2001年,对介于上述两类评估学校之间的高校进行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四是2003年至今,对所有高校进行的普通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评估方案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94年使用的评估方案,有综合大学、工科院校、民族院校、师范院校、财经院校、政法院校、艺术院校、体育院校、农林院校、医药院校等10个合格评估方案。第二阶段是对上述10个方案进行研究,发现不少指标带有共性,在吸收各方案优点的基础上,制订了三个评估方案,即合格评估方案、优秀评估方案和随机性水平评估方案。其中,优秀评估方案从1996年开始试行,随机性水平评估方案从1999年开始试行。第三阶段是2002年,在对200多所高校教学评估工作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根据高校反映和专家教授研究的意见,从抓教学工作的共性、制定基本办学标准出发,教育部党组决定将上述三种评估方案合并为现行的一种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评估方案根据学校教学工作水平的高低,分为四个档次:优秀(A)、良好(B)、合格(C)和不合格(D)。其中A级指标,基本上是原来的优秀评估方案标准;C级指标,基本上是原来的合格评估方案标准。经过近3年对100多所高校的评估实践,被评高校和专家反映,现行方案总体框架基本合理,比较科学。
十年来评估过的高校数量情况。1994至2002年试点和探索性评估的高校共196所。2003年正式开展五年一轮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到2005年年底,共评估本科高校171所。根据教育部办公厅2003年《关于对592所普通高等学校进行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安排意见》要求,尚有421所高校没有接受评估。计划2006年评估130多所,余下的280多所在2007年年底之前全部评完。另外,从2004年开始,各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我部制订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已经组织对200多所高职院校进行了评估。教育部组织专家于去年抽查了6个省的高职评估工作。
开展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评估,是政府转变职能,加强宏观监控,依法行政,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需要。《高等教育法》第四十四条规定,“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由其组织的评估”。2004年8月,教育部成立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对高等教育的评估工作,这既是教育行政部门转变职能的要求,也从组织上保证了教学评估工作的实施。
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教学评估制度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校建设,指导学校的教学工作,引导教学改革,评估的指导方针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评估的目的是帮助学校通过评建提高教学工作水平和教育质量。
开展高等教育评估也是世界各国特别是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都开展了与我国类似的周期性的评估或认证,一般周期为5至7年不等。高等教育评估已被证明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对于高等教育评估我们持开放的态度,欢迎有更多的组织和个人关心、参与高等教育评估工作。这里需要强调两点,第一,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评估是我们依法行政的需要,也是我们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需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是教育部直属的具有行政性职能的事业单位,具体负责实施评估工作;第二,社会上有关组织和机构开展的评估,要以关心、支持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进学校加强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为出发点。
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教学评估得到了高教战线及社会广泛的拥护和欢迎。凡是参加过评估的高校都一致反映,评估意义重大,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促进了高校办学指导思想的转变和教育观念的更新。第二,促进了教学投入力度的增强,教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第三,促进了教学管理更加规范,教学工作更有实效。第四,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学校整体实力不断提高。第五,促进了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第六,促进了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学生成为评估的最大受益者。(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 刘凤泰)
评估取得显著成效
重庆大学校长李晓红:给师生留下深刻烙印
一个学校要迎接各种各样的评估,但是没有哪一项评估像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那样在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心目中打下如此深的烙印。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于一个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基础设施改善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对于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社会上有一些不同反应,但从包括我校在内的接受过评估的学校而言,反映是正面的。在国际上,许多高等教育发达国家,都对大学进行评估,评估机构也非常庞大。从国内来讲,由于近年来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究竟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如何,我想也只有通过评估,才会有一个比较实事求是的结论。本科教学评估实际上是对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办学能力、办学实力的大评估。评估指标体系有七个一级指标、十九个二级指标。七个一级指标不仅仅是本科,它是有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改、学生就业、科研促进教学、实验室情况等诸多方面的评估,是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整体上对学校进行的系统评估。
中山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延保:历史性的推动作用
本科教学评估最终得益的是最广大的学生。我们讲,我们要善待学生,而且老百姓在高校扩招以后最担心的就是大学能不能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