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个代表>>高等教育改革


辽宁职业教育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实事铁岭村村都有大学生

(2005-10-09 00:00:00) 来自:辽宁省教育厅教育信息中心


辽宁省从1995年开始创办主要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中心。从2001年开始,全省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工作的重点,向建设标准化职业教育中心转移。省委明确提出:“每个县都要建立一所水平较高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心”。<br>
从2002年起,省政府连续三年将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列为重点工作,省财政用于职教中心建设的专项经费已由2000年的300万元提高到2004年的5000万元,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投入3亿多元,建成农村标准化职业教育中心33所,培养各类中等专业化人才15.3万人。<br>
针对农村新增劳动力生产技术素质和非农就业能力较低的现状,辽宁省从2004年起,对未升入上级学校的农村初中毕业生进行初中后一年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新增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转移能力。2004年全省农村初中毕业生未升入上级学校12.5万人,参加初中后一年培训的人数为10.6万人,实现劳动力转移人数56154人。同时,全省利用县职教中心现有的教育资源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004年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7.3万人,实现转移人数13.8万人。<br>
辽宁省还于2001年制定了“一村一名大学生的计划”,目的是采用“村去村来”的方式为农村基层培养“出的来、回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农业技术、经营与管理人才。辽宁省铁岭市较早实施这一计划,现已培养1300名大学生,两年后,铁岭市将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的计划。<br>
这一计划的任务是落实在省属高校铁岭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该市在1502个村中,选拔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无职村干部和优秀青年农民到学院深造,学费由政府统一拨给学校。学院院长董亲学说:“为了保证这项‘爱民工程’能够顺利实施到位,学院从农村、农业的实际出发针对学员的具体情况,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实验实训、毕业实习、日常管理等教育、教学环节上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安排,为学员能够安心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br>
由于学员在学院学的知识是与市场发展同步的,科技含量较高,经过将近两年的学习,学员毕业后,都为自己家乡的建设做出了贡献。<br>
2003届毕业生刘越,在学院学的是园艺,毕业回村后担任村副书记。他说:“原来家乡种的黄瓜,遇到虫害,喷什么农药都不管用,上学后,用老师介绍的药,虫害控制住了。经过科学地调整种菜的品种,地也肥了,菜壮了,乡亲们的钱袋也鼓了。”

 

其它文章
主办: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承办:  辽宁工业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电话:  0416-4198654/0416-4199670
  共青团辽宁省委 传真:  0416-4199778
  中共锦州市委 信箱:  lnsgdb@126.com   
  辽ICP备06017842号 法律顾问:  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