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个代表>>高等教育改革


高校争当大连发展智囊团为大连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2005-10-09 00:00:00) 来自:辽宁省教育厅教育信息中心


日前,记者从大连海事大学了解到,自从大连提出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以来,该校就组织众多专家当起大连航运中心建设“智囊团”。像海事大学一样,大连各高校都积极运用自身拥有的知识、技术、成果、专利、管理、培训等要素,让最新的信息与技术源源不断地从高校飞出,为大连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需要哪些法制保障》、《国外自由港、保税区政策法规研究及对大连建立航运中心的借鉴意义》《“海上辽宁”建设的主要瓶颈制约与对策研究》等,这些课题的研究目前正在海事大学热火朝天地进行着。针对航运中心建设所需要的油轮运输管理、散化船运输管理等人才,该校还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在搞好全日制在校生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在职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目前大连航运业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水资源紧缺一直是困扰大连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大连轻工业学院在污水治理方面有着强大实力,他们参加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城市水资源质量改善与综合示范”项目,与大连东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等一起从事马栏河污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马栏河水体修复和沿河两岸景观改造的研究。同时,他们还开发了“生活小区污水分散处理系统”,处理水质达到国家杂用水标准,回用率达80%。目前这一项目已在生活小区作了示范工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一项罗红霉素新工艺使一个厂走出困境”,这是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课题组努力拼搏的硕果。大工的专家教授同大连某制药厂合作攻关完成了“罗红霉素合成新工艺”,为企业创造年产值近9000万元,年创利润近3000万元。

“作为地处大连的学校,我们要主动‘出击’,面向大连地方经济‘战场’,主动寻求解决重大理论和工程技术课题的机会,在服务地方经济中谋求高校的不断发展。”大连海事大学党委书记王昭翮的话代表了大连众多高校的观点。据大连市委高校工委统计,全市11所高校已经和99家当地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两年,仅大连理工大学就累计同本市企业签订合作项目86个,合同额达1959.38万元。

为了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大连理工大学率先与市科技局联合成立了大连市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中心,大连轻工业学院、大连大学等高校都先后加盟,形成了覆盖大连地域的科技检查服务网络。仅从2004年6月至今,该中心就已为80余家企业提供检测服务407项,被称为大连中小企业的“贴心人”。

 

其它文章
主办: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承办:  辽宁工业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电话:  0416-4198654/0416-4199670
  共青团辽宁省委 传真:  0416-4199778
  中共锦州市委 信箱:  lnsgdb@126.com   
  辽ICP备06017842号 法律顾问:  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