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个代表>>高等教育改革


和谐教育需要强化师德

(2005-08-24 00:00:00) 来自:大庆教育网/


    构建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教育需要强化师德。中华民族几千年德教育实践,形成了优良德师德传统。但是,随着教育德改革和发展,师德的内涵也应当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这是关系到教育的成败和民族兴衰的大事,我们必须对当前师德建设不和谐的现状有清楚的认识,对新形势新要求下的师德内涵有深刻的了解,对强化师德的途径有明确的态度。这是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和统领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师德的现状与分析

教育事业战线长,人员多,难免会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传统的应试教育发生了深刻地变革,作为教育工作的实践者 ------ 教师,如果仍然完全按照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师德品质来对待今天的教育,就未免过时了,就会出现不和谐的教育现象。要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要强化师德,就必须认识与分析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不和谐德现状,并对此作出深刻地剖析。

1 、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其表现为:只停留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学习,不思考,不改革,不进取, “ 穿新鞋,走老路 ” ,只满足于现有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上,且自认为自己已经够努力了,工作成绩已经不少了,就心安理得的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并作为自己从不参与教育改革实践的理由。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前农村教师严重老龄化造成的。现在岗的教师,大都是中老年教师,工龄都在 20 年以上的比比皆是,他们认为自己工龄长,自己将青春年华早已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现在,人近老年,再过几年,自己就要退休逸养天年了,我们还有必要去改革、去进取吗?况且自己几十年的教育实践积累起来的经验,应当作为宝贵的财富予以继承和发扬,我还有必要去学习新东西吗?持这种观点的较多,这就使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成为当前农村师德现状的主流。

2 、意志消沉、敬业精神不强。其表现为:懒懒散散,消极怠工,在其位不谋其政,上工不上劲,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心生杂念,常有怀才不遇之心,对工作没有热情,对学生不关怀,不爱护,工作处于被动状态,不研究教法、学法的改革,工作随意性强,迟到、早退、旷工的现象严重。出现这种现象的大多是中青年教师,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工资偏低,福利待遇几乎为零的原因造成的。近几年来,尽管教师的工资由乡统筹收归了县管,但是教师的档案工资仍然难以兑现到位,东西差距大,更不可与其它行业相比。受过一定教育的有一技之长的人在沿海地区工作收入非教师所能想象,即使是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年富力强的人,他们到矿区打工,其收入远比教师强多了。况且就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相比,我们干的是一样的活儿,甚至我们挑了学校的重担,但我们的工资与老年教师相比都差距不小。这就使的正处在风华正茂、建功立业的中青年教师对教育没有热情,对教育工作不热心,出现意志消沉、不爱岗敬业的现象。

3 、赌博的现象较为严重。其表现为:工作时间内暗赌,工作时间外明赌,节假日豪赌,赢了狂赌,输了痞赌。赌场在单位,在家中,在街上 …… 由于教师受其职业道德的要求,教师参与赌博,造成了严重的不良社会影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当前教师娱乐活动时间少,加上工作之余剩余时间较多,教师的业余时间觉得无所事事,在百无聊赖的情况下,就想赌一把,在赌中消遣时光,在赌中寻求刺激,在赌中将自己生活所剩无几的几个麻各子一竞豪奢。加上受外界的影响,其它行业的人赌,社会闲散人员赌,上级来了要求陪赌,你不赌,别人认为要么太穷,要么是太小气,而且不赌还难成大事,你想不赌都不行,树欲静而风不止。当然,想贪便宜,不劳而获,想用赌的方式将别人的钱财化为己有的利欲熏心之念是赌博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4 、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现象还仍然存在。其表现为:责骂、罚站、罚作业、揪脸、打屁股、扯头毛、煽耳光、赶出教室等等不一而足。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学生所谓的 “ 爱 ” ,所谓的负责任的精神,由于教师对学生的 “ 爱之深,恨之切 ” ,所以总有 “ 恨铁不成钢 ” 之念,他们总想用自己设计好的答案或预期的目标,让学生去实现,学生稍有 “ 越轨 ” ,则恶语相向,或拳脚相加,他们不管学生家长的心情和学生的体验,而且自圆其说的认为 “ 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 。且教育评价体系仍然按照以成绩论高低,以分数论优劣,教师就认为你不给我好好学习,就会影响我的教学成绩,我就会因你而挨惩受罚,我能不体罚你吗?

5 、侮辱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猥亵、骚扰、骗奸等现象在个别地方还有所发生。这主要是因为教师本人自律不严,不严格要求自己,法治观念淡薄,存在侥幸心理,以至玩火自焚。

二、新时期师德的内涵

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和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传统的师德中,能够适应和促进今天教育师事业发展的师德品质还应该坚持与发扬,但是,结合今天的教育实践还应当充实新的内涵。

1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今天的教师不能把学生当成是知识的容器和学习的机器,而应当蹲下来欣赏学生,创造机会,创造情境,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摒弃 “ 严师出高徒 ” 和 “ 师道尊严 ” 的师德要求。

2 、创新工作方法,培养创新人材。教师在今天的教育实践中,要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广泛地开展教法的创新和学法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学过程的创新,教学思路的创新,及教学效果评价的创新,切忌因循守旧千篇一律的工作方法。只有教师本人勇于创新,才能培养创新型人材,要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保护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意识,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材。

3 、乐教勤业,献身教育。教师的职业有苦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乐教勤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任务,以育人为乐。才能自觉的强化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献身教育是一种精神境界,教师必须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教师不仅仅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在照亮别人得同时,也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苦的为教育献身。

4 、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

 

其它文章
主办: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承办:  辽宁工业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电话:  0416-4198654/0416-4199670
  共青团辽宁省委 传真:  0416-4199778
  中共锦州市委 信箱:  lnsgdb@126.com   
  辽ICP备06017842号 法律顾问:  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