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独立学院 母校 教育质量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领域中出现的新事物。所谓独立学院,是专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试办独立学院要一律采用民办机制。独立学院应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教育部部长周济强调独立学院的发展必须突出“优”、“独”、“民”三字。笔者认为,独立学院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如下几个问题。<br>
一 独立学院与母校的关系问题
按照教育部文件的规定,独立学院的申请者应该是其母校,申请者要对独立学院的教学和管理负责,并保证办学质量。同时独立学院实行属地化管理原则。这就使独立学院形成了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和母校双重管理的教育教学管理格局。独立学院在试办初期都得到母校的大力支持。有的母校出钱、出师资、派出优秀管理人员,有不少独立学院在最初创办时对考生承诺发母校的文凭。后来教育部命令禁止独立学院颁发母校文凭,这样独立学院的文凭优势就丧失了。<br>
如何正确处理好独立学院与母校的关系问题?首先,要逐步减少独立学院对母校的依赖,明晰产权。在法律关系上强化独立学院的独立法人资格,独立学院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独自承担责任,避免母校对独立学院发展中出现的民事责任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在办学之初独立学院可以借助母校品牌,但从长远来看,必须塑造自己的学校品牌,让社会对自己产生信任。其次,实行独立的人事制度。由独立学院独自进行师资的聘用、管理,教师的职称评定等也由独立学院进行,不要由母校来进行。一来可以避免母校在不熟悉情况下的强加干涉,二来也可以增强独立学院的责任感。第三,以独立实体参与教育质量评估。独立学院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和办学行为要按照《高等教育法》和国家有关规定,接受教育部及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由其组织的评估。有些母校仍将独立学院纳入自己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中,是不妥当的。将独立学院纳入母校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中,客观上淡化了独立学院的独立实体的地位,也容易造成独立学院规避在教育质量方面本应承担的责任。第四,母校对独立学院主要是进行宏观调控。在独立学院发展的重大事情上,母校要提供政策、信息方面的帮助。在独立学院校级领导人的聘用上,应由母校推荐、校董会选任。<br>
从发展趋势来说,独立学院应该由相对独立逐步走向完全独立,母校只进行宏观上的建议和指导。<br>
二 高收费与学校教育质量
由于独立学院没有国家的教育经费,办学经费完全由自己筹措,在办学上也按照市场机制运行,因而高收费是不可避免的。独立学院收费一般都很高,平均在15000/年,在高收费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成为独立学院的生存之本。独立学院要想持久发展,就必须提高教育质量。<br>
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应用型的特色人才。独立学院办得好不好,要看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出路情况。要紧贴市场,办特色学科,要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加强学科知识的融合,加强综合性知识的教学,把基础理论知识同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在大二、大三的时候就为学生联系好专业实习的单位,使学生得到实际工作的锻炼,体会本行业工作的基本情况。<br>
其次,聘请高素质的师资、提高教师的水平。教师是一个学校发展的主体力量,决定着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独立学院的师资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即母校下派的老师和独立学院公开招聘的老师。同时目前不少独立学院还聘请了退休的老教师。独立学院由于实行的是民办机制,参照企业的运行方式,因而不少独立学院的老师工作量都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高素质的老师才能适应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提高现有教师的水平,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培训机会,参与各种形式的在职培训。同时要关心教职员工,要从生活、工作、心理、娱乐等各个方面关心他们,给他们一种家的感觉,激励他们为独立学院的发展尽心尽责。同时要培养和重用骨干教师。<br>
第三,加强学校的教育教学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德国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和管理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没有无教育的教学,也没有无教学的教育”。独立学院不同于一般的公办高校,学校和学生是一种契约关系,在学校管理上更多的是一种服务。学校的教育教学要公开,教育资源要尽可能向学生开放,要接受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和合理建议。在学生工作上,要建议一整套学生工作制度,学生工作人员要有为学生服务的意思,要从学习、生活、情感、心理等各方面切实关心学生。对于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要高度重视、进行分析,并努力解决学生所提出的现实问题。<br>
第四,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做好学生的职业规划辅导工作。职业规划是职业生涯成功的第一步。一项调查显示,目前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没有接受过职业规划,许多高校的学生职业规划指导还处于空白状态,缺乏具体的计划和安排,尚不能提供完善的规划服务;社会上也缺少相应的服务机构;学生对职业规划的了解还只是停留在想法和文字层面,做出实际规划的仅占一成。学校要从学生入学起就有计划地进行这项工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聘请职业规划师、企业人力资源高层等专业人士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讲解,设立就业指导中心,独立学院下面的各院系要设立专职的就业指导岗,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在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中,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择业价值观,学会如何自我评价和定位;学习职业方面的知识,寻找现实中比较适合自身的职业角色;从测试和咨询等就业活动中获得最大限度的信息;学会适时调整,以保持尽可能开放的职业选择;尝试寻找试验性工作和兼职工作的机会,测试验证早期的职业决策;学会如何评估一项工作和一条信息;学会如何应聘;作出现实的和有效的第一次选择。在学校内部可以进行模拟招聘会,让学生感受招聘气氛。<br>
高质量的学校教育质量,社会、学生的满意,是独立学院的生存之本。教育部文件也规定:“教育部将根据国家有关普通高校办学条件的规定和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对独立学院的招生资格和办学条件实行年审,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年审结果。对办学质量和办学条件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或办学秩序混乱、管理水平差的独立学院,将视情况给予包括暂停招生资格在内的各类处罚。情节严重的,要予以撤消。”<br>
三 如何做好独立学院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新时代的很多大学生,在心理方面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或困惑。主要表现在:第一,自我中心主义。独立学院的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到了大学如何处理与老师、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就成了大学生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比如如何处理好宿舍里同学之间的关系。第二,潜在的挫败感。不少学生的本意并不是到独立学院求学,都有自己心中的理想大学,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到理想的大学读书,因而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自卑感,觉得自己不如重点大学的同学。第三,各种心理障碍的存在。有些大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对自己的未来很迷茫,有些大学生存在人格分裂,有些大学生患有抑郁症等。心理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br>
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呢?首先,要完善学生工作体系。从学校到各院系要有专人负责。独立学院下面的各院系要实行专兼职相结合的辅导员制。设置专职辅导员,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同时在每个班设置兼职班主任,配合专职辅导员进行学生的思想和心理辅导工作。任课教师也要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其次,要关心、爱护学生。学生在心理上出现了困惑或障碍,必然有着这样那样的原因。专兼职辅导员要在发现问题后,要本着育人的宗旨,找学生谈心,在学生家长、同学中广泛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解惑。同时要对学生进行未来导向教育,使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为未来去努力。再次,建立学校、社会、家长相结合的心理辅导体系。学校应该成立心理咨询中心,各院系也有专兼职的辅导员。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学生的心理问题光靠学校单方面是很难解决的。必须争取获得社会和家长的支持,多方面开展工作,使处在心理困境中的学生能获得强大支持系统的帮助,早日走出心理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