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近日撰文说 据我观察,当前,中国教育领域的不公平有三大体现:一是资源配置不公。国家教育投入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投入甚少;二是义务教育城乡不公平,即城市学生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而占全国人口比例70%的农村人口却没有实现义务教育;三是发达地区与其它地区
在高考制度上的不公平。
以湖北为例,近20年来,清华、北大在鄂每校每年招生人数不足百人,在北京每校每年招生不低于500人,两校湖北录取总数仅为北京考生的1/5;而湖北总人口是7500万,北京为1500万,是北京的5倍。这意味着,湖北考生考上清华、北大等名校的机会,仅为北京考生的1/25。结果导致湖北省考生上清华、北大的平均分数,比北京市高得多!
我认为,北京、上海这些中心城市考生享受了良好的义务教育资源,而上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却比湖北考生低许多,这是极大的不公平,实际上将北京、上海变成了特权地区。为公平计,必须拿掉发达地区的高考特权。
一种观点认为,北京、上海教育水平高、学生素质高,而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薄弱、学生素质低,所以前者考生应多录取。然而,学生素质如何衡量?从目前来看,考试仍是最公平的办法。应该实行“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此外,就我们所知,中国近现代大量的杰出政治家、将军、科学家都来自中西部地区。可见,这种观点也经不起事实检验。
另一种观点认为,北京地方政府参与了清华、北大等重点高校的共建,给这些高校许多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理应在招生指标分配上予以倾斜。然而,很明显,北京、上海的发达也是地理优势和全国人民支持的结果,它们有义务对全国落后的地区提供帮助。分布在京沪地区的部属重点高校,更是全国人民共有的资源,不能只照顾本地学生。降低分数线,应针对边穷地区,而不是北京、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