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个代表>>高等教育改革


走出“两大名校”的误区

(2005-07-04 00:00:00) 来自:光明日报/孙亦平


  高考结束之后,常常会有一些中学会在校门口用巨型横幅将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标出来炫耀;每年招生的时候,都有一些中学会将考上多少北大、清华写进广告宣传单来拉生源。把北大、清华当作努力的目标,本身并无不妥之处,但人为地过于强化这一观念,容易造成教育误导,却是值得深刻反思的。

  把目标锁死在“两大名校”,观念导向上明显存在误区。它容易使我们的教育工作再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沼,也会给青少年增强精神负担。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广大青少年学生本来就被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面临着升学的考验和煎熬,何苦又要在精神上给他们再施加压力呢?要做到这一点,在平时的教学和日常生活中,老师和家长就不应该动辄拿北大、清华做目标,更不能使之成为应试教育的“武器”,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现在一些人评价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习惯以能考上多少北大、清华来做衡量标准,碰上孩子小学升中学或初中升高中也以此为参考来择校,这也是“两大名校”观念导向带来的误区。到北大、清华考得多的学校上学,你的孩子就一定能上北大、清华?一个中学教学质量的优劣好坏,并不仅仅体现在能考上几个北大、清华的学生,还要看毕业生整体水平,看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出社会后所取得的成绩。说到底,学生自身的素质才是最主要的,在师资力量均衡的情况下,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生源的质量。

  锁死“两大名校”,绝非明智之举,既害人又误导教育。笔者在此奉劝世人一句:上北大、清华的毕竟是凤毛麟角,尽早走出“两大名校”的观念误区!

 

其它文章
主办: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承办:  辽宁工业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电话:  0416-4198654/0416-4199670
  共青团辽宁省委 传真:  0416-4199778
  中共锦州市委 信箱:  lnsgdb@126.com   
  辽ICP备06017842号 法律顾问:  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