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个代表>>高等教育改革


英语满天飞 从语言看政治现象

(2005-06-23 00:00:00) 来自:人民网/乔新生


 
  最近,大陆的一些官员频繁在公开场合说英文,或者在媒体上汉语夹杂着英语。官员的这种作派,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了中国的开放水平。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它也折射出中国当今社会所特有的社会政治现象。<br>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英语的学习。但是,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了解英语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官员在国内的公开场合使用英语,至少说明这些政府官员缺乏公众意识。他们已经习惯于高高在上,发号司令,而没有注意到公众的存在。<br>
  这些缺乏与公众交流热情的官员之所以能够走上政治舞台,和我国的政治体制还不完善有关。从根本上来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各级政府官员都必须由人民代表选举产生,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政府官员的任免并不由人民代表说了算。在有些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否决了组织部门推举的候选人,可是这些候选人摇身一变就成为了其他地区的政府官员。甚至在有些时候,一些组织部门为了保证自己推举的候选人能够被选上,迫使人民代表大会暂时休会,然后通过组织部门公开游说,再行表决,直到组织部门推举的官员竞选成功。政府官员只对上级领导负责,如果上级领导喜欢英语,那么,下级官员必然会在各种场合展示自己的英语才华,至于这样做是否能够被公众所接受,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br>
  所以,实行政治体制改革,让政府官员真正对公众负责,才能改变中国政坛目前这种洋泾浜英语满天飞的现象。<br>
  事实上,在任何成熟的民主体制国家,政府官员总是将本民族的语言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有些政客为了体现自己的亲民作风,还会放下身段,深入到不同族群,虚心学习他们的语言。在美国总统大选中,争取连任的布什总统为了洗刷自己的社会精英形象,在语言的使用上煞费苦心。他不仅大量使用美国民众喜闻乐见的通俗语言,而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有意识地表现出自己弱智的一面,让普通民众以为他是一个可以信赖的邻居大哥。他的竞选对手克里也出身于名门,并且属于典型的美国社会精英。可是在竞选的过程中,克里处处表现出与公众保持距离的作风。由于布什总统能够拉拢下层选民,所以最终战胜了克里,成功连任。<br>
  语言现象,从表面上看属于文化的范畴。但是政治语言的使用,从某个侧面可以折射出一个国家民主的发达程度。如果政府官员能够熟练使用公众可以接受的语言,发表自己的施政纲领,并且号召民众共同行动,那么,这个国家不一定是民主的国家,但至少是政客需要争取选民支持的国家。反过来,如果这个国家政客们崇洋媚外,在国内的施政纲领中夹杂着大量的外来语言,那么,这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就与民众还有距离。<br>
  如果政府官员脱离民众,在语言上难以与民众沟通,那么,政府推行的各项政策必然会失去合法性。最近频频曝光的恶性案件,充分说明,如果政府官员缺乏沟通意识,或者不屑与公众交流,那么,在施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矛盾。提高官员的汉语表达能力,纠正政府官员在公共场合滥用洋泾浜英语的现象,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必要举措。<br>
  从本质上来说,民主政治具有一定的地方性。这种地方性不仅包括内容上的地方特色,而且包括形式上的地方化。倘若没有注意到政府官员在国内公众场合使用洋泾浜英语所带来的问题,或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那么,必然会削弱执政党的执政基础。<br>
  当然,目前出现这种情况,完全是上行下效的结果。从根本上来说,作为执政党,共产党的高级干部应当在国内公开场合带头准确使用汉语,以身作则,防止本民族的语言被污染。

 

其它文章
主办: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承办:  辽宁工业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电话:  0416-4198654/0416-4199670
  共青团辽宁省委 传真:  0416-4199778
  中共锦州市委 信箱:  lnsgdb@126.com   
  辽ICP备06017842号 法律顾问:  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