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个代表>>高等教育改革


教学成果奖如何确保公平公正

(2005-06-20 00:00:00) 来自:光明日报/唐景莉


  ●从1800余项教学成果中评出600个奖项
  ●实行二轮评审、逐项答辩的新评审方式
  ●不允许行政干预,评审完全由专家负责
  ●通过应用教学成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作为我国教育领域中唯一的国家级奖励,4年一评的教学成果奖成为高
校关注的焦点。截至今年1月底,全国各地向教育部推荐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共1885项,数量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教育部奖励办公室对各地的推荐成果进行了审核,初审合格的项目共1873项。自今年4月中旬开始,到6月中旬结束,历时两个多月,项目完成人员逐一答辩,共评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候选项目537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候选项目60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候选项目3项。这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审,无论是从项目内容,还是从评审过程看,都是前所未有的。大家普遍反映,这次评审,集中反映了这几年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是我国高教战线的广大教师呕心沥血、富于创造性的劳动结晶。同时,公开答辩、多轮评审的机制,既体现了国家奖的严肃性、科学性、公平性和公正性,又有利于广大教师更加重视教学改革和互相学习与互相提高。

  在此间召开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第二轮评审会上,记者就这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问题采访了教育部高教司有关负责人。

  问:评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成果的一次检阅和展示。本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以来的第一次评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能否介绍一下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审过程?

  答:在全国开展教学成果奖励活动是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党和国家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体现。1994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教学成果奖励条例》,标志着教学成果奖成为我国教育领域中唯一的一项国家级奖励,每4年评一次。教育部从1989年开始举办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活动,今年是第五届。这项工作对于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战线的一个品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同于国家科技奖励,都是根据国务院有关条例设立的国家级奖项。

  目前,我们正在开展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去年8月,教育部开始部署开展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各省、市、自治区、解放军总参军训部和全国的高等学校都对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的工作非常重视,对本校、本地区和部门的教学成果进行了认真的评审和推荐。经过教育部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办公室认真审核,具备参加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资格的申报项目共1873项。其中属于本科教育方面1542项,占82%;研究生教育106项,占6%;高职高专教育方面147项,占8%;其他方面78项,占4%。

  本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具有历史性的意义。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现在进入了大众化的发展阶段。很多同志比较关心高等教育进入到大众化阶段之后,质量上有没有问题,如何解决。我们对质量问题的关注不是从今天开始的,2001年的4号文件,实际上就是对质量问题的关注。4号文件是一份非常好的文件,方向非常正确,措施非常得力。2005年又发布了1号文件,在新的形势下召开了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在这个会上又提出了若干意见,这些意见就是在4号文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需要加强的一些方面,是4号文件的继续。几年来,各高校在教育部的正确领导下,大力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对人才培养问题给予了极高的重视,为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创造性地进行了许多改革和实践,涌现出了大批先进成果和优秀个人,特别是在如何把信息技术引入人才培养领域,更是出现了历史性的新局面。我们要把这些好成果评出来,一是表彰鼓励那些为人才培养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广大教师,他们是很不容易的;二是要推广使用这些优秀成果,进一步提高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所以我们这次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十分重视,这也是与我们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紧密结合的。

  问:教学奖作为和国家科技奖一样级别的一个国家级的奖励,很有必要提高权威性和科学性,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本届教学成果奖评审的特点?

  答:本届成果奖励工作的主要特点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

  第一,成果丰富、评审的基础好。大家都知道,近年来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力度最大、积累经验最丰富、成效最为明显的时期之一,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为了抓好大众化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工作,解决由于规模迅速扩大而产生的种种问题,中央、各省级政府和高等学校都非常重视教学改革,立项研究并积极实践,形成了一大批教学成果,如国家基础人才基地建设、精品课程建设、软件学院建设、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等,为做好这次评奖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评审环节严格公正。实行二轮评审、逐项答辩的新评审方式。即第一轮将所有1873项成果分为40个评审小组进行答辩评审,推荐出二等奖和一等奖候选项目,教育部聘请了430位专家对项目进行了评审;第二轮对76个一等奖候选项目再进行一次逐项答辩,评选出一等奖和特等奖。这种方式使每一个申报项目有更多的专家参与评审,大大提高了公正性、公平性、权威性和科学性。

  第三,加大了奖励力度,增加了奖项和奖金。本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计划设600个奖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60项,二等奖537项,比上一届增加了100个奖项;特等奖奖金10万元,一等奖奖金6万元,二等奖奖金2万元,特等奖和一等奖的奖金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第四,教育部奖励办公室对各地的推荐成果进行了审核,初审合格的项目共1873项,评奖不仅仅是为了总结过去,更主要是为了推广和应用,通过应用教学成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评审工作结束后,我们计划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成果推广和应用。

  问:记者注意到,这一届教学成果奖的评审方式与过去有很大不同,为什么要采取答辩的方式评审教学成果?

  答:这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之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我们十分关注的问题。评选教学成果奖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成果的一次检阅和展示,对加强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

 

其它文章
主办: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承办:  辽宁工业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电话:  0416-4198654/0416-4199670
  共青团辽宁省委 传真:  0416-4199778
  中共锦州市委 信箱:  lnsgdb@126.com   
  辽ICP备06017842号 法律顾问:  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