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个代表>>高等教育改革


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2005-06-03 00:00:00) 来自:光明日报/


    根据中央要求,从今年4月至年底,高校社科系统和社科研究系统将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为了推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三项学习教育”活动,5月12日-18日,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
校、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举办了“三项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本报今天刊发培训班部分学员的学习体会,以飨读者。
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所长 李崇富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关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发展方向和前途命运。在高校社科系统和社科研究系统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就是要进一步坚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增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自觉性坚定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事业欣欣向荣,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包括用以指导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我们的思想旗帜举对了,所以我们的事业就兴旺发达。

  近年来,党中央非常重视和关心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为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指明方向,提出要求,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在我们党和国家中的指导地位,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和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更加巩固。但是,在形势比较好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隐忧。当前,我国正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机遇期,这也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大机遇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团结和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继续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我们党能不能一代又一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要看我们党和人民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奋斗。我们这一代理论工作者,身上的担子很重,肩负着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殷切希望,可以而且应该有所作为、大有作为。因此,我们在这方面要努力工作,要努力为之提供理论支持和理论服务,要不断地提高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并努力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提高理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说服力和战斗力,不断地增强职业的使命感和工作的责任感。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该用自己求真务实的创造性的理论工作,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

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 吴志攀

  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增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作为重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

  第一,要全面、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包括一以贯之的哲学基础、紧紧围绕的中心问题和紧密联系的基本观点的理论体系。我们只有从理论体系的角度学习和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融会贯通。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要深入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精髓,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和围绕这一主题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深入理解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个核心,深入理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等等。

  第二,要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和教学实践之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这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一定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研究,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教材建设中,努力形成充分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

  第三,要深入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努力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离不开正确的世界观,离不开科学的方法论,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群众立场、群众观点和群众方法,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不断打开理论创新的新视野。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命力在于理论创新,竞争力在于理论创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立足中国,立足当代,推进理论创新,实现学术振兴。

弘扬先进职业精神 恪守良好职业道德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副书记 梁桂全

  先进的职业精神与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当代哲学社会科学队伍思想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也是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作风过硬、理论过硬的理论队伍,坚决履行哲学社会科学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由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独特社会功能和历史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方面要求更高。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党的事业的高度、人民的立场的高度,针对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界存在的问题及某些消极现象,通过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树立良好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我认为,要从六个方面培育和弘扬哲学社会

 

其它文章
主办: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承办:  辽宁工业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电话:  0416-4198654/0416-4199670
  共青团辽宁省委 传真:  0416-4199778
  中共锦州市委 信箱:  lnsgdb@126.com   
  辽ICP备06017842号 法律顾问:  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