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三个代表>>高等教育改革


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管理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2005-04-29 00:00:00) 来自:中国高等教育/姚伯元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要求全面培养学生能力,包括文献资料查阅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方案设计与选择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等。以往毕业设计(论文)中暴露出的将学生仅作为指导教师完成科研、出论文数据的劳动力,毕业设计(论文)内容过偏、过窄,实验工作量过大或过小,或仅重复进行少数实验,或仅侧重某一方面训练,或工作安排过细,学生不需参与讨论,只需按部就班完成即可,或用计算机制作某门课程课件而忽视其专业内容等作法既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也不符合国家对理工科毕业生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过程中如何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训练情况与综合素质也有待于形成规范、有效、操作性强的作法。

      下面介绍我们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1.毕业设计(论文)初期阶段

1.1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应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指导教师在考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时,必须选择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题。课题负责人对指导教师申报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要进行审查。如指导教师对明显不符合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题目(如化工英语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进行了修改。

1.2 完善了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包括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工作内容、毕业实习地点等。对于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都应拿到指导教师下达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既作为学生接受任务的正式依据,也是检查、考核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完成情况与评分的重要依据之一。

      对于完成任务不好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与论文评阅教师均有权拒其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对于减少毕业设计(论文)评分的随意性也有重要意义。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对指导教师也有一定的约束作用。指导教师对下达任务应心中有数,学生在毕业论文期间经过努力应能够完成,避免工作量过大或过小。

1.3 增加了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

      在学生开始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初期,还应拿到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其内容应包括:课题的目的意义、主要工作内容、技术路线或研究方法、进程安排、指导教师提供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联网全面查阅文献的关键词、需准备的主要实验等。

      学生有了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后,可以迅速进入课题,即使指导教师不在,也知道如何熟悉课题,如何开展工作,在每个阶段应做什么,进度是否合适,从而避免不知道做什么及怎样做。学生通过阅读主要参考文献熟悉了课题,为进一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联网全面查阅有关文献,整理形成《文献综述报告》,与指导教师讨论所采用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是否合理奠定了基础。指导教师可在此基础上与学生讨论进行补充、完善,确定具体的实验方案,既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培养了独立工作能力,也为课题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1.4 毕业论文中增加《文献综述报告》要求,同时建议取消毕业论文中对《读书笔记与读书报告》与《开题报告》的要求

      海南大学以往的毕业论文有《读书笔记与读书报告》与《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要求。《读书笔记与读书报告》仅对阅读过的文献资料作适当摘录,对消化整理及对毕业论文课题的针对性与指导作用也未作深入要求。《读书笔记与读书报告》往往流于形式,故予以取消,改为要求系统查阅与毕业设计(论文)有关的国内外文献基础上,消化整理成《文献综述报告》。

      《文献综述报告》则要求学生对所进行的课题通过系统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全面了解课题的意义、前人有关工作及成果,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可借鉴的实验方法、检测手段等,为完成课题奠定基础。其内容在大多数论文中也是必须的。海南大学图书馆近年来已作了大量工作,定购了大量电子图书、国内各种期刊杂志与数据库光盘,为通过联网迅速、免费查阅与毕业论文有关资料提供了有利条件。

      由于本科生需参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期间学生要联系工作等原因,本科生进行毕业论文的时间已非常紧,在全面占有资料并消化整理基础上形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时间不够。因此从实际情况考虑,对本科生不作《开题报告》要求为好。

      由于要求学生阅读国内外资料,故应有5000字以上的外文翻译资料,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

2.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过程

2.1 加强集体指导

      针对往届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实际情况,为了克服指导教师各自为政、要求不一致等问题,从而达到指导毕业设计(论文)贯彻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总体要求,我们采取了加强集体力量指导的作法。为学生开设了与毕业设计(论文)有关的系列讲座:

①实验设计方法(毕业实习返校,实验准备阶段)

②实验数据处理方法与计算机应用(实验结束前)

③毕业论文写作要求与写作方法(撰写毕业论文前)

④毕业答辩要求与如何准备毕业答辩

⑤制作PowerPoint答辩稿

      这些讲座的开设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并产生了积极作用。

2.2 指导过程融入工程实践知识

      在指导过程中,要求指导教师不能就事论事,应就学生遇到的问题所涉及的理论背景、工程应用背景作全面介绍,训练其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2.3 学生参与讨论实验方案

      学生只需按指导教师安排按部就班完成课题不利于培养学生能力。因此学生在完成系统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并整理成《文献综述报告》后,指导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实验方案与实验安排的讨论,不但可使实验方案与实验安排更加合理、

 

其它文章
主办: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承办:  辽宁工业大学
  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 电话:  0416-4198654/0416-4199670
  共青团辽宁省委 传真:  0416-4199778
  中共锦州市委 信箱:  lnsgdb@126.com   
  辽ICP备06017842号 法律顾问:  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